明治维新
约一个半世纪前,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同一时期在中国发生了洋务运动和后来的戊戌变法。前者取得巨大成功,日本这个岛国向现代化国家迅速迈进;而后者则以失败告终,导致清王朝继续抱残守缺,最终走向覆灭。
最能说明两国同时变法维新不同成果的就是清廷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中国除败退出朝鲜,被割去台湾、澎湖列岛之外,损失远不止赔偿2亿两白银。据日方有关资料,日本所得赔款及掠夺财物总计约合库平银3.6亿两,折合5.1亿日元,等于当时清廷两年半的财政总收入,更相当于当时日本全国岁入的6.4倍(另一说法是3.8倍)!日本由此尝足了战争的甜头,从此走上军国主义侵略扩张之路。因收获来自中国的这笔巨额财富,日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得以迅猛扩张,为其在上世纪30年代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埋下了伏笔。
在痛惜两国变法维新截然不同结局时,有一个问题常被提及:“大清”的洋务运动及后来的戊戌变法为何没能成为“小日本”的明治维新?对该问题的思考,当然不限于纠结历史旧账,其更大的意义在于以史为镜,关照今日中国的改革开放究竟该何去何从。
凤凰网有篇专题文章,对此问题从四个方面做了系统分析。1】维新基础有别——清朝不具备日本的有利条件:日本有地方分权自治,中国高度中央集权;日本虽闭关锁国,但留有渠道了解世界,中国闭关锁国则是对外一无所知,且毫无兴趣。2】日本推翻幕府是上下联手多数人革少数人的命,维新主体是实力强大的武士商人联盟;而洋务运动则是清朝少数有远见的官员唤不醒多数人的苦涩尝试。3】明治政府推进社会底层近代化,使日本民间比清朝百姓能承担更重税负;清政府为洋务新政横征暴敛,导致广大农村民生凋敝。4】明治维新造近代国民国家,政权集权高效;清朝维护传统体制,地方借洋务做大导致国家分裂。
应该说,这篇分析文章既不缺依据,亦不缺逻辑,更不缺客观,给人不少启发。但仔细想想,似乎还是缺点什么。在本人看来,从完善其内容,并避免结论表面化的角度,至少有必要做两点扼要补充。
(一)原文未能从社会背景作深入分析,阐明中国思想文化与日本的不同轨迹,而这才是清朝变法维新失败的更深层原因。
简单说来,号称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背负沉重的思想文化包袱甩不开。在当时清廷统治阶层典型的主流观念中,泱泱大中国才是代表文明世界的“天朝上国”,外部世界不过是一些欠开化的“蛮夷之邦”。统治阶层唯我独尊的夜郎自大心态比比皆是。
而加剧这种妄自尊大心态的另一个更严重的思想意识弊端是一元文化。这一顽疾最早始于西汉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此扼杀了中国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开启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传统。此后,除个别朝代,正统观念之外,不允许有不同思想、不同学说的争鸣。大唱统治阶级赞歌的一言堂大行其道。对提出“奇谈怪论”、“异端邪说”的异己分子则极尽打压之能事,恨不得置之死地而后快。
林则徐、魏源的《海国图志》于1852年最终成书达百卷,首次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开明主张。该书流传到后日本产生深远影响,启发了明治维新,并成为天皇和大臣们必读书籍。而在中国,此书不但未受上层重视,而且受到谴责。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1877年写成日记体《使西纪程》,向清政府介绍西洋先进的管理和政教制度,并提出效仿建议。结果郭嵩焘被清廷申斥,书稿毁版。黄遵宪作为参赞曾驻日本4年之久,他于1887年完成书稿《日本国志》,详细介绍日本明治维新后近十年政治制度及各方面的变化,认为日本不再是从前的“蛮夷之邦”。虽经李鸿章、张之洞等重臣向总理衙门推荐,却没有下文。直至甲午战争结束,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也于1895年签订之后,这本书才自费刊印出来,风行天下,引起震动。从这几本书的遭遇不难看出清廷对待新思想的愚昧拒绝态度。
这种久远历史传统形成的僵化思维模式呈现异常强大又顽固的惰性和惯性。即使有两次鸦片战争血淋淋的惨败,仍然难以唤醒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导致统治阶层骨子里仍然极其抗拒向西方“蛮夷”学习。极少数有远见卓识的精英和开明进步人士也只能限于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之类。甚至有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的应允和光绪皇帝的支持,洋务运动以及后来短命的戊戌变法依然应者寥寥,仍无法撼动庞大腐朽的整个清廷官僚阶层,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日本则不同,作为生存发展空间局限性很大的岛国,其忧患意识与生俱来。在明治维新之前的历史文化中,就有久远的向外部强者学习的传统,最典型的当属“汉学”。明治维新主张西学或“兰学”(荷兰传入),这在思维模式上与此前的“汉学”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向强者学习的对象转换而已。因此,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文化阻力和包袱要小很多。这是容易引起中下阶层广泛响应,并最终获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
背景
国外: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840年)
政治: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思想文化:自由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
国际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
西方列强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例: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etc.)
国内:幕府专权(幕藩体制、等级制度),实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等政策阻碍了日本资主义的发展,幕府政权孕育着危机。
农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领导阶层:下级武士)
1853年佩里叩关,结束了日本闭关锁国的状态,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中。
倒幕运动的发展和胜利(获得明治天皇的支持)。
明治维新内容
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于1868年4月6日发布具有政治纲领性的《五条誓文》,6月11日公布《政体书》。9月3日天皇下诏将江户改称东京。10月23日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5月9日迁都东京。并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
1869年6月,明治政府强制实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政策,将日本划分为3府72县,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且天皇拥有无限权力。
社会体制方面,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过去的公卿诸侯等贵族改称为“华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为“士族”,其他从事农工商职业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为减轻因“版籍奉还”而连带的财政负担,政府通过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封建俸禄;此外亦颁布武士《废刀令》,以及建立户籍制度基础的《户籍法》。
社会文化方面,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历制上则停用阴历,改用太阳历计日(年号除外)。
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并于1882年设立日本银行(国家的中央银行);撤消工商业界的行会制度和垄断组织,推动工商业的发展(殖产兴业)。
明治维新的影响:
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日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但明治维新具有不彻底性,在各方面保留了大量旧日本时代的封建残余。后来,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跻身于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
明治天皇经过明治维新而渐趋富强的日本,利用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在1895、1904年分别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击败昔日清帝国与俄罗斯,成为称雄一时的亚洲强国。但其改革遗留了许多问题,如天皇权力过大、土地兼并依然严重等封建残余现象,与日后发生的一系列日本难以解决社会问题相互影响,使得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而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军事力量也快速强化,更在1895年以及1904年~1905年,分别于中日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中击败昔日强盛的两个大国—大清帝国(1644~1911)与沙皇俄国(1721~1917),受到西方列强的注意,成为称雄一时的亚洲强国;福泽谕吉所提出的“脱亚入欧”论也在此时成为正论。
维新初期,由于明治政府的政策,使得武士的社会地位大幅下降;而随着俸禄渐次缩减,武士的经济上保障也被削弱。凡此种种皆导致士族对明治政府的不满,武力抗争因此接二连三地发生。维新功臣西乡隆盛以鹿儿岛县为中心,于1877年6月18日年所发动的西南战争,成为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士族反抗战役。战败之后,残余的士族成员转入地下活动,与板垣退助所主导的“民选议院设立运动”结合,透过“自由民权运动”的开展形成政治上的反对势力。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公布,成为亚洲第一部成文宪法;1890年,日本国会(帝国议会)正式开始运作。
至于社会、文化方面的改变,随着留洋知识分子(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新渡户稻造等)吸收并引介西方文化与典章制度进入日本,以及众多现代化事物的引进,“文明开化”的风潮逐渐形成,对于原本传统而保守的日本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只物质需求与生活习惯上出现西化的转变,在教育系统与社会组织的广泛推行下,思想与观念上也逐渐有了现代化的倾向(例如守时、卫生等概念与西式礼仪);文艺上的影响也不小。
另一方面,虽然明治政府锐意改革,但整体而言较为偏重促使国家强盛的结果,也遗留了许多问题:如天皇权力过大、出身藩地的有权有势者长期掌控国政,形成势力庞大的“藩阀政治”体系、土地兼并依然严重、新兴财阀垄断市场经济等现象。这些负面问题与日后发生并累积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相互影响,最终直接或间接促使日本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明治维新历史局限性:
⒈虽然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但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地主所有制消极的一面逐渐显现出来,农民生活贫困,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制约了工业发展。
⒉出现了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⒊明治宪法颁布后,藩阀长期以天皇名义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获得民主权利。
⒋推行愚民政策,灌输天皇崇拜思想,强制民众绝对服从天皇,为天皇尽忠卖命。
立宪的意义
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采用君主立宪制(二元制)的形式,但实际上依然实行专制主义,藩阀以天皇的名义掌握政权。
促使中国的清王朝改变政治体制,仿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并于1908年8月27日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中国开始了“君主立宪”的道路。
明治维新是日本资产阶级在19世纪中后期掀起的一场规模宏大的近代化运动。它是日本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伟大历史转折点,使日本结束了260多年的封建幕府统治,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维护了国家独立(“完全独立更绝无仅有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与欧美列强并驾齐驱的国家,成为东方一颗耀眼的“慧星”。明治维新的成功被誉为“世界奇迹”。
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是亚洲两个近邻近代化的一次真正较量 。其结果世人皆知,其原因众说纷纭。
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是:以伊藤博文等为首日本仁人志士放眼世界,建立立宪政体是维新成功的关键,而中国则相反。梁启超在他的著作《李鸿章传》中也说李“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体之本原”。
那么,日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一、外在因素:
1、良好的国际环境。当时中国等亚洲各族人民反封建主义、反殖民主义的斗争方兴未艾,牵制和削弱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对日本的入侵和干涉;美国当时忙于国内的南北战争,德、意处于统一的高潮,俄国也在进行农奴制改革,同时,他们对日本的政策各怀鬼胎,没有达成一致;另外,西方列强同日本封建势力的勾结尚不深。所有这些,使明治维新发生之时有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2、西方科技文化的影响,加快了维新成功的步伐。早在幕府末期,日本西南地区就通过长崎港同荷兰人保持贸易关系,一些知识分子通过荷兰人的介绍,学习西方科技,了解世界的政治局势,研究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思想,并提出要求模仿荷兰制度在日本实行社会改革的政治主张,这些兰学家的改革主张对后来的明治维新运动起了很大影响。
二、内部因素:
1、特殊的地理环境及独特的日本文化(易于接受外来文化的民族性格)
环海隔绝,给日本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之一就是岛国文化特有的一种孤独感。岛国都有孤独感,欧洲的英国也是如此,只是英国自古以来就与欧洲大陆保持密切的关系,也被欧洲大陆各国所认同,以此其孤独感要弱得多。而“日本则孤立与亚洲大陆远甚于英国孤立于欧洲大陆”,因而孤独感更加深重。
环海封闭与孤独感使日本民族不仅具有内向心理特征,而且“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而中国则面积辽阔,人口众多,各地自然条件相差甚巨,除沿海沿江部分地区外,其他地方交通一般比较困难,所以,即使列强发动侵略战争乃至攻陷京城,各省的内陆仍然至为安全,绝少激起普遍的同仇敌忾的意念。整个中国由于地理上的隔阂,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的发展,都呈现出极不均衡的现象。两国相比,显然,在中国进行全国性的自强运动,其所将遭到的困难,较之在日本推动同样的运动要棘手得多。)岛国的日本对海洋彼岸的一切总是怀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新鲜感。这时的日本民族自古就有一种冒险、探险精神,一种因孤独封闭得太久太深而总想打破这种封闭和孤独的意向和向外看的倾向。
岛国的相对狭小,自然局限(多灾多难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历史的短暂性和外发性深深震撼着日本人的心灵,影响着日本民族。使日本民族心态中首先蕴藏着对自然威力无可奈何的宿命论,以及幻灭感压抑感和危机感。但是压抑感和危机感使日本民族孕育了极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与选择应变能力;幻灭感和孤独感培育了他们注重现实,及时行乐的特点以及扩展视野的要求,努力。总之,日本民族既承认命运的存在,又竭力去与命运抗争。
日本要感谢大海,是大海给与了日本现代化的机遇(大海使日本彻底独立于中国的华夷秩序之外。历史上中国已经数度成功构建了跨越整个东亚乃至周边区域的天朝礼治体系,但日本始终未能被完全纳入其内,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海洋在近代之前的巨大障碍功能,使中国的力量未能投射到日本。)假设中国和日本之间没有大海的阻隔,日本也难逃华夷体系和封贡体系。也就不会存在日本独特而成功的现代化之路。
关于日本文化:日本对于传统的负担却至轻微。日本在历史上一向是一个文化的输入国,具有模仿其他文化的悠久传统。“大化改新”时,它从中国大量输入文字、制度、宗教、礼仪和商工技艺等,近代它再由中国转向西方,向各方面显居优势地位的西方国家学习,实在是顺理成章之事。日本在文化上的“自卑感”与中国在文化上的“优越感”实恰成强烈的对比。( 再看一下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负担太重了。因为中国文化自成一完美的体系,几千年来,向为东亚文明唯一的中心。由于历史悠久的关系,我国对于过去传统的负担,极为沉重,难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改弦更张,顺利地适应新的近代欧洲式的环境。儒家思想向为中国文化的正统,结构精严,意境高超,所以中国文化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已形成了根深蒂固自尊自大的优越感,不易发现或警觉于自己文化体系中的缺失。而且,几千年来,我国一直居于文化输出者的地位,实不易于承认近代西方文化在某些方面或整体上优越性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