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资料
1870年-1924年
中文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外文名: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
别 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国 籍: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民 族:俄罗斯族
出生地:俄罗斯帝国辛比尔斯克
出生日期:1870年4月22日
逝世日期:1924年1月21日
职 业: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
毕业院校:喀山大学法律系
信 仰:马列主义、社会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创立布尔什维克党
主要成就:领导俄国人民进行十月革命、缔造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主席、创建苏联
代表作品:《国家与革命》《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妻 子:克鲁普斯卡娅
享 年:54岁
政 党:苏联共产党
继 任: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创 造:列宁主义
列宁——苏联缔造者、列宁主义创造者
1870年俄历4月10日(公历22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列宁是他参加革命后的笔名。
1888年,列宁回到喀山后,在那里参加了当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1889年5月,列宁全家迁往萨马拉城。1891年,21岁的列宁以校外生的资格通过了彼得堡大学的毕业考试。并被授予优等生毕业文凭。1892年,他开始组织了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1893年8月,列宁移居彼得堡。这时的列宁已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了。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这年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于1897年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1900年2月,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第一份机关报《火星报》。
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又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听到沙皇垮台的消息以后,列宁立即返回俄国,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史称“十月革命”)的胜利。
革命胜利后,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他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使苏俄的经济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
1918年8月30日,在莫斯科河南岸区原米歇尔逊工厂群众大会上发表讲话。离开工厂时,遭社会革命党恐怖分子范·卡普兰枪击受重伤,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列宁的身体从此开始恶化。列宁在晚年得了脑溢血症,但他在病中仍口授了《论合作制》等文章和信件。1923年,列宁病情开始恶化,并停止了一切政治活动。1924年1月21日,列宁不幸与世长辞,终年5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