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爷党
其实,与其说是雍正唯一的亲妹妹,不如说是雍正唯一的一母同胞的亲妹妹。因为在古代皇室里,皇帝后宫三千佳丽,儿女也比较多,有时候甚至会出现皇帝都不认识自己孩子的情况。所以在当时的背景下,很多人会更认和自己同一个母亲的兄弟姐妹。
而雍正帝倒有点特殊,他是德妃的儿子,他和十四阿哥一母同胞,都是德妃所生,偏偏这两个从同一个肚子里出来的兄弟,无论是性情还是交际都不和,四阿哥更喜欢和十三阿哥在一起,而十四阿哥也更喜欢和八阿哥在一起。等到后来争皇位了,兄弟俩也走在了对立面。
事实上德妃生育的孩子很多,三子三女,是康熙后妃里生育子嗣最多的后妃之一。只是,在皇家子嗣易夭折的情况下,德妃的孩子们也夭折了一大半。长大成人的只剩下四阿哥和十四阿哥,还有九公主(固伦温宪公主)。
我们都知道,雍正虽然是德妃的第一个孩子,但是当时的德妃,身份尚且还是一个宫女,地位低下,没有资格抚育皇子,所以雍正一出生,就被送给了其他妃子养育。这对于德妃来说,也是一件比较难堪的事情,或许也是因为雍正从小被养在别处,这对母子感情也很淡薄。九公主和雍正境况一样,也是自小没有养在生母身边。其实生育九公主的时候,他们的生母已经是德妃了,按理说已经有资格抚养孩子了。但是当时,德妃身边尚有不满三岁的六阿哥、刚刚一岁的七公主需要养育,实在再无心力去照顾刚出生的九公主。
我们都知道,康熙的生母佟妃很早就死了,他基本上是被仁宪皇太后、孝庄带大的,所以康熙也对这两位长辈很有感情,尤其是后来孝庄去世,康熙对自己名义上的母亲仁宪皇太后就更为尊敬。仁宪皇太后当年不受顺治喜爱,并无自己的子嗣,晚年寂寥,为了缓解她的孤独,加上德妃也忙不过来,康熙就把九公主送给仁宪皇太后养育,让太后享受含饴弄孙之乐。
所以,虽然同样不在生母身边长大,但是九公主可比她的哥哥雍正幸福多了,九公主特别可爱、聪明,弥补了老人因儿女缺失而来的遗憾,很快就获得了祖母超越其他孩子的宠爱。就是由于这层关系,她更是得到许多“破例”。
比如,虽然皇家富足,但皇室中人的吃穿用度,都是按月领取,受到很多的限制,公主每个月的饮食资源由内务府统一发放,包涵必须的肉制品。因为深受太后喜爱,九公主比其他人多得到一只鸡、半只鹅。相比之下,四公主 六公主只有规定中的四斤猪肉。
而九公主也是个知礼孝顺的好孩子,太后宠她疼她,并未把她养成刁蛮的性子,她对太后也很贴心。大家还记得《还珠格格》里面的晴儿吧?九公主和太后的相处模式,就颇像《还珠格格》里老佛爷和晴儿的相处模式,一个疼爱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小丫头,一个尊敬一手带大自己的长辈。
俗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九公主由太后一手带大,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等到九公主逐渐长大,太后也开始为她的婚事发愁了。她一心想为九公主寻一门好亲事。因为太后和康熙的疼宠,自然舍不得自己这个女儿远嫁蒙古。于是公主的驸马就定在了京城中的满族贵族家庭。后来,九公主被指婚给佟家。康熙的生母来自于佟家、第三任皇后来自于佟家、雍正年间的隆科多,也是佟家,故,又有佟半朝的说法。可想而知,康熙为了这个女儿的婚事,也着实费了一点心思。九公主的丈夫名叫舜安颜,正是佟国维的孙子,孝懿仁皇后之侄。
从九公主的婚事就可以看出来,康熙和太后都为她费了很多心思,就是想她日后过的平安顺遂。只是,九公主婚后不久就香消玉殒了,年仅19岁。她虽然没有像她的姐妹一样在幼年就夭折,到底还是没有活过双十年华。可怜德妃六个孩子,到此时,竟只剩下两个儿子。而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之间还争斗不休,想必德妃纵然荣光万丈,心里也是极为难受的。
佟氏家族在康熙朝的显赫地位,使得各个势力都会想办法渗入其中。所以到了康熙后期,就算佟家无意于储君之争,最后还是被卷入其中。不过,佟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量,隆科多却始终站在四爷党这一边,而佟国维和舜安颜却支持八爷党。作为四阿哥的嫡亲妹婿,舜安颜可真是不给自己这个大舅子面子。
后面的结果我们也知道了,四爷党胜出,支持八爷党的大多没有好下场。舜安颜最后的结局是被圈禁,一关就是十几年。十几年的圈禁生活彻底粉碎了舜安颜的人生,以至于后来短暂的获释、起复似乎都不具有任何的意义了。要是固伦温宪公主还活着,作为雍正唯一的嫡亲妹妹,或许他会好过一点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雍正在刚登基的时候并没有处理八爷党的问题,在对八爷党进行清算的时候已经是四年后,那个时候雍正的政权早已稳定了。
说道清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九龙夺嫡。九龙夺嫡在当时主要分为两派,分别是胤禛和胤祥为首的四爷党,和胤禩,胤禟、胤和胤禵为首的八爷党。和两派人为了皇位的争夺,中间的矛盾是越来越深。
在康熙把皇位传给雍正的时候,胤禩应该多多少少知道自己以后会有什么的后果,就像如果他上位之后肯定不会放过雍正一样,雍正上位后他肯定也是逃不过的。当时对胤禩来说,被清算只是迟早的事情。但是胤禩并没有放弃步步为营想给自己争取到一线生机,不过从结果来看,他的步步为营并没有大作用。
胤禩
刚开始雍正因为地位不稳固的原因,有点忌惮朝里的“八爷党”的势力,为了稳定朝局,同时分化朝中的那些皇子的集团,一边朝回当时正在西北打仗的皇十四子胤禵,在对其收回兵权后加以圈禁。一边,为了稳住那些“八爷党”加封胤禩为廉亲王,总理事务大臣,接关理藩院尚书、后命办理工部事务,尽管长时间的受到雍正的压制,但在当时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
在雍正四年的时候胤禩的好日子到头了,还没有出正月,胤禩就被雍正借故被宗人府除名,2月,将胤禩囚禁于宗人府,3月命胤禩改名为“阿其那”。阿其那的意思就是猪。5月雍正召见了王公大臣,写下长篇谕旨细数胤禩食物罪过,6月将胤禩的罪状四十条款昭告天下,9月胤禩病死于监狱。
胤禟
作为“八爷党”的核心成员,胤禟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跟胤禩于同一日获罪,3月被改名为赛思黑,意思是狗的意思,4月胤禟身上绑着3条铁锁被押解进京。6月和胤禩一起将他的罪状二十八款昭告天下,10月胤禟去世。
胤
胤是八爷党里面唯一一个得以善终的,主要是他性情耿直,属于没有很大危害的那一类,再加上他的母亲是清朝唯一一个有二字谥号的贵妃,他的外祖父是遏必隆,这就是雍正会对胤手下留情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在清朝276年历史中,康熙皇帝无疑是其中最英明的君主,被清朝后世帝王成为圣祖。可是虽然康熙皇帝一生的政绩卓著,无语多言,但在晚年对继承人的选择上,却是摇摆不定,始终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他的这一做法也使得诸位皇子对皇位都虎视眈眈,各有想法,造成了差点动摇大清国本的“九子夺嫡”。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夺嫡大战中,雍正皇帝笑到了最后。而当时还是四阿哥的雍正并不是诸位皇子中最受康熙器重的,也不是势力最强的,所以他能继位这一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抛开雍正继位的合法性不谈,总之雍正就这样当上了皇帝。
那么当时几乎掌握着朝廷大半权利的八爷一党,加上手握重兵的十四阿哥的支持,为何会如此心甘情愿的接受事实,而不趁雍正根基未稳之时发动政变,自己做皇帝呢?其实原因非常简单,不是他们不想,而是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因为雍正手中掌握着至关重要的一张王牌—丰台大营。
丰台大营之所以无比重要,一个原因是它是距离紫禁城最近的野战部队,只要得到命令可立即进宫勤王。另一个原因是丰台大营是所有驻扎在京师附近的部队中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的队伍。保守估计,当时丰台的大营共有12个营,28000多人,下设步兵营、骑兵营,甚至还有装备精良的火器部队。它的武器装备和士兵素质是其他部队无法比拟的。而此时的丰台大营正牢牢掌握在雍正的铁杆亲信十三阿哥手中。
而且当时的九门提督隆科多也是雍正皇帝的人,掌握着紫禁城以及整个京师的兵马大权。又有丰台大营在外对隆科多形成威慑。对于他的忠诚,雍正皇帝根本不用担心。所以虽然八爷党掌握着行政大权,但多数都是手握寸铁的文官,对于手握兵器的士兵来说,根本就是手无缚鸡之力。他们就是想造反也只能望洋兴叹,毫无办法。
那么手握10余万重兵的十四阿哥为何会乖乖的交出兵权,任由雍正处置呢?这个原因就更简单了,首先十四阿哥远在西北边陲,距离权力的中心京城何止千里,他的同党几乎全部被雍正控制在北京,自己又没有造反的借口,而且自己手里的兵马放眼全国来说,那也是根本不够看。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虽然十四阿哥手握重兵,但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掌握他后勤补给的不是别人,真是雍正皇帝一手提拔的家奴川陕总督年羹尧。所以十四阿哥在一无内应,二无正统说辞,连后勤补给都受制于人的情况下,也只能交出兵权,乖乖认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康熙皇帝是否将皇位传给了雍正,他的继位都是必然的结果,此时的雍正早已是无人可挡了。
雍正继位后,就开始不断固执自己的优势,首先就是将丰台大营不断扩军,高峰时甚至高达4万人,丰台大营也因此达到了其最为辉煌的时刻。不过随着皇权逐渐稳定,丰台大营的作用也越发的不重要起来,到了乾隆时期,对丰台大营的监管和训练已经不向从前那么重视了,逐渐的,这只曾经的精锐部队也变得和其他清朝部队一样,无能平常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历史上面著名的“九子夺嫡”的事情大家都非常的清楚,雍正所带领的四爷党和八爷所带领的八爷党展开了夺嫡之战,但是最终四爷雍正笑到了最后,令人非常不解的是,雍正和八爷党之间的矛盾,为何在雍正即位后的四年爆发呢?下面就通过这个问题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
雍正四年的时候,雍正下令剥夺了八爷允禩、九爷允禟的皇族身份,并且将他们囚禁了起来。最后八爷和九爷相继的在狱中去世,这场手足相残的悲剧到底是怎么酿成?
其中雍正本来为了缓和和八爷党自己的关系,在没有举行登基大典的时候,就重用了八爷,并且对八爷加官晋爵,表示还能当兄弟,希望来缓和双方自己的关系。但是面对着雍正所抛出来的橄榄枝,八爷根本就没有领情,并且在对于夺嫡的失败,非常的上心。八爷党甚至在雍正即位之初还一直的拆台,激起民变,还造谣说雍正是年羹尧的傀儡。
甚至雍正即位的时候,八爷反对他很多的新政策,和雍正之间就是对着干。而在朝堂之中就有很多的人非常的支持八爷,这让雍正非常的上心,在康熙晚年的时候,就有一些宗室明确的表明支持八爷的继位,但是没有想到最后继位的既然是雍正。
如今雍正当上了皇帝,再抛弃八爷去投靠雍正的话,可能更加的不能达到信任,于是他们基本上面就是保持一种观望的态度。甚至雍正在朝堂上面跟大臣们说自己继位以来,有很多的人都持有怀疑的态度。大概就是这样的一句话,可以看出雍正当时是有多么的无奈和绝望了。
就是因为八爷党在民间的散布谣言,激起民变,导致了社会动荡不安。雍正可以在民间的形象已经被黑化了。而八爷党却在百姓的心中的形象非常的好,甚至百姓们觉得雍正的皇帝做不久了,八爷才是皇帝的最佳人选。
雍正初年的时候,政治形势一度是非常的严峻,甚至谣言四起,朝廷里面更加是结党营私,故意拆台的人很多。雍正在位的十三年里面,从来就没有出京巡视过,主要的原因还是当时的政权不是非常的稳定,他非常害怕会出大乱子,为了能够平息,继续保持了这样的局势,导致这样的局面始终都没有得到过缓解。
雍正和八爷党之间的矛盾终于在雍正四年正月的时候爆发了,当时京城的捕快收到了九爷在京写给他的私信,这里面的字是一种西洋文字密码。于是雍正便询问了九爷的儿子,当得知这是九爷自己造的密码文字,甚至还搜出了九爷和十爷的通信纸张,觉得这是八爷、九爷、十爷等人在暗中想要推翻他。认为九爷这是在与外国势力进行勾结,来反对自己,于是便逮捕了九爷回京候审了。
在雍正四年正月初五的时候,雍正下令将八爷、九爷革除宗籍,由宗人府除名。3月份的时候,命人将八爷、九爷改名,将八爷改名为“阿其那”意思就是:猪;将自己的儿子宏旺改名为“菩萨保”;将九爷改名为“塞思黑”,其中的意思就是:狗;他的儿子们也分别的都被改名了。并且给八爷定了罪状40条,九爷罪状28条公布全国,9月的时候,八爷病死在狱中,十爷在历尽种种的折磨之后与煎熬之后,于10月份去世。
而相对于十爷,最后因为其出身高贵,地位显赫,而且素来就没有谋略,雍正对其手下留情了,可见是八爷党最好的结局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面,八爷党们就从朝臣变成了阶下囚甚至是身亡,可见从雍正即位的时候开始,就注定了八爷党的下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康熙晚期,爆发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子夺权事件,史书上将其称之为“九龙夺嫡”。最终笑到最后的,是实力远不如八爷党、十四爷党的老四胤禛,也就是雍正帝。
雍正登基之后,就对曾经和自己作对的兄弟产开了清洗,老十三因为是四爷党的唯一支持者,雍正一登基就封他为亲王。剩下的就悲剧多了,老八、老九被丢入大牢,不仅没了皇室身份,还得忍受万般羞辱,最终死于狱中。
老十、老十四的命运稍好,只是被永久禁足于王府之内,老十虽是八爷党,实际上没有出多少力,所以雍正没杀他。然而老十四却是皇位最有力的争夺者之一,为何雍正不像杀老八一样杀他呢?主要有两大原因让他不敢杀。
第一,雍正和老十四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他们都是孝恭仁皇后所出。雍正对孝恭仁皇后还是很孝顺的,她病重时,雍正日夜为她喂药,所以有孝恭仁皇后这层关系,雍正就不会杀老十四。
第二,老十四有极高的军功。与老三、老四、老八这些呆在京城扩张势力的皇子不同,老十四很早就领兵在外了,且打了不少胜仗,平定西藏也有他的一份功劳。无论是朝堂之上,还是在民间,老十四的威望其实都很高。这也成了他的一道“护身符”,雍正可以夺了他的兵权、禁他的足,但绝不能杀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九子夺嫡”可谓是老生常谈,但是又不得不承认,这老话题总能谈出来新感悟,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为什么这场“史上最激烈的皇储之争”最后胜出的却是那位“不显山,不露水”的四阿哥胤禛呢?果真如一些人们印象中的那样,正是因为胤禛的阴险与奸诈才最后赢得皇位的吗?带着问题去聊历史,就有意思多了。
“九子夺嫡”三股势力
所谓“九子”但其实并不是这九位皇子都是各人立各人山头,都抢着去当皇帝,而是团结在某位有德望、有能力之阿哥而形成的利益团体。这九个人大致可分为三个团体:以皇太子二阿哥为首的太子党,以四阿哥为首的四爷党和以八阿哥为首的八爷党。这三个势力团体,如果以皇子聚众人数多少来比较的话,“八爷党”要明显强于另外两个团体,而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这场斗争败得最惨的就是这人数最多的“八爷党”,看来成大事并不一定需要人多。
从充满希望到彻底绝望
我们先来分析分析为什么人数最多的“八爷党”最后惨败。
这“八阿哥”名叫胤禩,其母乃一包衣出身,原本身份卑微再加之一生也没得到康熙皇帝的宠幸,在“母以子贵,子凭母贵”的封建帝制中,显然胤禩并没有任何优势。但是,有句话说得好“事在人为”,八阿哥胤禩自强不息而勤奋好学,在众兄弟中早早便脱颖而出。史书记载,胤禩这个人很有风度,向来礼贤下士,毫无皇子纨绔跋扈之风。胤禩这种平易近人的行事风格,确实为自己赢得了极好的“群众基础”。
如此既有能力又具备人格魅力的阿哥自然成为一些能力逊色的皇子们依附之对象,这一阵营包括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誐,当然还包括后来的团体核心人物皇十四子胤祯。
胤禩以自己较为亲和的影响为自己争取了很多人才资本,起到了一定程度弥补自己母亲出身卑微的缺憾,但是也同时给自己的政治前途埋下了很大隐患,这隐患主要来自团体内部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以及由于“团结”对象过于普及,导致早早暴露自己的政治野心,如此在成为众人追捧的同时,也成为对手们的主要打击对象,成为众矢之的,致使导致关键时候总有“坏事”之人。其中,是因为失意而加入“八爷党”的大阿哥胤禔就给胤禩平添许多麻烦,所以我有理由怀疑,胤禔并非真心实意甘拜下风,他其实是来“搅”的,只是手段有些低劣。
由于种种“不尽如人意”,再加之第一次太子被废之时,众人举荐胤禩,导致被康熙皇帝“扣”上结党营私的“黑帽子”,从此胤禩继承皇位已无可能。而后,随着胤禩的失意,十四阿哥胤祯的崛起,这个集团内部也出现了分化,内忧外患导致了最终的败北。这还不算,正是因为“八爷党”的强大,成为了继承大统的胤禛(雍正皇帝)主要打击对象,雍正皇帝宁可背负残害亲兄弟的骂名,也要将其一网打尽,所以“八爷党”的失败真可谓是“惨”!
自毁前程的皇太子
另一个倒在漫漫皇位征途的团体是“太子党”,说是“党”,其实真正和太子一条船的只有和太子从小一起长大的皇三子胤祉。可惜的是,胤祉这个人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政治智商不高,另外,就这么一个朋友,太子胤礽还要时不时地排挤和打击,所以皇太子被众叛亲离就是顺理成章了。
胤礽乃康熙嫡妻赫舍里皇后所出之嫡长子,再加之早早被立为皇太子,凭借如此显赫的身份,胤礽已经占得先机,倘若他能学会韬光养晦,避免触犯挑战皇阿玛皇权这一类的低级错误,相信他还是能够顺利继位的。可惜他根本不懂如何恪守太子本分,总想着尽早上位,结果总是被人利用,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电视剧《康熙王朝》有这么一幕,讲述的就是索额图(太子胤礽的三姥爷)发觉自己地位要不保,察觉康熙皇帝要对自己动手,于是就怂恿太子谋反,结果事情败露,索额图下了大狱,太子受到重责,地位岌岌可危。正史记载并没有说明太子谋反的具体罪证,但是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皇帝和太子闹翻,太子第一次被废之时,就说过太子与索额图潜谋大事,似乎道出端倪,因此推断,事实应该与《康熙王朝》中讲述无异,只是电视剧演绎的更加精彩而已。
其实,康熙皇帝对于太子谋反这件事处理地应该是十分得体与到位,从处理结果来看,索额图被定位主犯被重治,而太子仅以被蛊惑而从轻发落,如此既警告了太子,也维护了皇家之颜面,倘若此时太子能够体谅皇阿玛的一片苦心,从此改过自新,他还是有机会。可惜,从小到大没有经历如此挫折的胤礽被这次打击冲昏了头脑,他一直信赖与依附的索额图被打倒,身边在无出谋划策之能人,于是他开始铤而走险,进一步挑战康熙皇帝底线,包括他一次被废再到重新扶正,他还是不知悔改,直至最终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落得囚死高墙之内的悲惨结局,令人唏嘘。
四阿哥成功之必然
皇四子胤禛之所以能够成为最终的获胜者,主要就是他成功避免了其他两个团体所犯下的各类错误。原本胤禛并没有多大的优势,他生母出身平庸(比八阿哥胤禩生母出身略强一点),早期并没有得到康熙皇帝之青睐,但是胤禛有他的优势,那就是没有什么明显是缺点。同时正是因为生母出身平庸以及没有崭露头角的表现,将自己很好的隐蔽起来,他通过遁入佛门以及与表现为世无争的姿态很好的伪装了自己,如此自己不会暴露在众人之下,更不会成为众矢之的,更重要的是他可以通过“团结”对手从而为自己获益,胤禛曾很好的利用了太子复立之事件,为自己赚取了大笔政治资本。
除此之外,胤禛能够取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团队成员的精干与忠诚。“四爷党”的骨干成员是同自己棠棣情深的十三阿哥胤祥,我早在许久之前就写过文章论述过“四爷党”最初极有可能是“十三爷党”,也就是说起初胤祥更为关键,但是胤祥犯错被皇阿玛康熙皇帝打倒圈禁,胤祥硬生生将罪名一人承担,很好的保护了团队“有生力量”胤禛。同时,从日后胤祥的种种表现来看,胤祥确实是一位既有能力,又懂得谦卑,同时还是一位兢兢业业的好同志,比起“八爷党”的那几位阿哥,属实强出不少。如此的强强联合,胜率自然是高出几分。
最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懂得如何讨好皇阿玛。
康熙末年,老皇帝被皇子们争储之事搅得不得安宁,其实从感情上来说,一个垂暮老人相比于儿孙们成才立业,更希望得到家人们的关怀,享受天伦之乐。所以,在康熙皇帝到雍王府(此时胤禛为雍亲王爵位)后花园闲暇之时,胤禛抓住时机,将自己的两个儿子介绍给老皇帝认识(康熙皇帝一生子孙众多,很多孙子都没有见过)而这一次的祖孙见面可以说是决定了大清王朝康熙之后的两代帝王,其中一个孩子名叫弘历也就是未来的乾隆皇帝。弘历第一次见到皇爷爷举止言谈都让康熙皇帝十分满意而刮目相看,康熙皇帝顿时决定将这个孩子恩养宫中,正是在小弘历的陪伴下,老皇帝难得地享受了短暂的人间天伦之乐。
虽然没有史料证明,胤禛能够“接班”成功就是因为自己的儿子,但是弘历的出现确实让自己在皇阿玛的心目之中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在皇位之争的最后时刻,胤禛在老皇帝心目中地位可谓是节节高升,反观其他阿哥却因为争名逐利而逐渐被康熙皇帝所厌恶。如此看来,未来的雍正皇帝无疑此时已经是一只脚踏上历史之巅。
所以说,雍正皇帝能够继承皇位可谓是顺理成章而实至名归。
有人说,胤禛的胜出靠的是卑劣与阴鸷,而且事后杀兄弑弟为后人所不齿。
可是大家忽略了一点,这皇位之争本身就是一场阴谋重重且伴随着血腥与残忍的斗争,当胜负已分之时,所有参与者们,各自的命运其实都已了然,作为我们读史的后人大可不必为失败者们鸣不平,投身这场赌局都是为了争名逐利,正所谓一丘之貉哪还有好坏之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雍正王朝》中从开始“九子夺嫡”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此时明珠、索额图都已经倒台,也就表示大爷党和太子党已经失去优势。三爷无心竞争,剩下的就是四爷党和八爷党,从明面上看实力最强的应该是八爷党。八爷的支持者有九爷、十爷、十四爷,还有八爷的“贤”名为自己招揽的文武百官和上书房大臣,这虽然看起来很强但其实却有很大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在八爷自己身上,其实在康熙的心中自己的八儿子从来都不是继承人的人选。
八爷党中九阿哥的母亲是“大名鼎鼎”的郭络罗氏宜妃,就是《康熙微服私访记》中那个郭络罗氏,宜妃的父亲是满八旗的一个佐领正三品。十阿哥的母亲是温僖贵妃,清朝唯一有谥号的妃子,这位贵妃的姐姐是康熙的第二任皇后,她的父亲是康熙登基时的辅政大臣遏必隆,家里世袭一等公(超品),领侍卫内大臣兼议政大臣阿灵阿是十阿哥的亲舅舅。十四阿哥的母亲德妃乌雅氏,德妃的父亲威武是一等公(超品)。那么这位八爷党首领的母亲是什么出身呢?八爷的母亲是良妃卫氏,良妃的父亲是内管领(正五品),是内务府下面一个负责皇宫日常生活穿衣、吃饭的负责人,相当于紫禁城物业的一个部门经理。
十四阿哥
八爷党中虽然以八阿哥为首,但是九、十、十四三位阿哥的出身都比他好,即使在八爷党中选择继承人八阿哥也是排在最后的。在《雍正王朝》中九爷跟十爷夺位的态度还不是很明显,基本一致都跟八爷团结在一起,但是十四爷的野心却绝不愿甘居人下。十四爷的绝招是模仿别人的笔迹,第一次诬陷太子造反,差点害死太子,第二次瓦解八爷安插在军中的眼线为自己所用。八爷为了抹黑十四爷,将十四阿哥进献给康熙大寿的天石换成了死鹰,在雍正继位之后,八爷又用“四”和“十四”来挑拨这亲哥俩的关系。
四爷、八爷
八爷党的人之所以能“团结”在一起主要因为有共同的对手,以前是太子党后来是四爷党再后来是雍正。在一段时间太子党瓦解,十三爷圈禁四爷势单力薄的时候,再加上大家一致推举的八爷竞选太子失败,八爷党的内部也开始互相算计。最后在夺位的过程中,明显是八爷党内部矛盾导致失败。首先是丰台大营的军权原本是八爷党的门人在掌管,如果真的是团结一致举荐八爷为什么不提前调兵?其实九爷、十爷也是有心一搏,结果兵权被十三阿哥抢走。其次八爷党和四爷党共同都在提防十四阿哥率兵回京清君侧。雍正提防十四爷是因为十四爷是八爷党的人,那八爷又为什么要提防十四爷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八爷党”是指康熙时期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权力党派,是所有朋党之中势力最强的一支。“八爷党”成员包括:胤禟、胤?、胤禵、福全、满都护、景熙、吴尔占、苏努、阿布兰、阿尔松阿、阿灵阿、佟国维、鄂伦岱、揆叙、王鸿绪、马齐、何焯、张明德、魏珠、噶达浑、勒席恒、七十、秦道然、陶赖、张廷枢、普奇、经希、色亨图、马尔齐哈、常明、德宁、格、汝福、栾廷芳、武正安、鲁宾、五格、二德、阿尔逊、郭允进、徐元梦、巴海、鲁尔金、乌尔陈、苏尔金、库尔陈、法海、佛保、达尔当阿、托时、查弼纳、萧永藻、高成龄、董永啤等人。
主要成员
八子胤禩
爱新觉罗·胤禩(1681-1726) 清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异母弟,生于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未时,卒于雍正四年九月初十日(1726年10月5日),享年45岁。母良妃卫氏。康熙自小喜爱,17岁,即被封为贝勒。后署内务府总管事。雍正即位,为稳定其情绪,命总理事务,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元年,命办理工部事务。四年,雍正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同年,亡。
胤禩少时为胤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康熙的哥哥裕亲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务矜夸”。因争储位被夺贝勒,并受拘禁。胤礽获释,胤禩复为贝勒。
清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异母弟,生于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未时,卒于雍正四年九月初十日(1726年10月5日),享年45岁。
母良妃卫氏。少时为胤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康熙的哥哥裕亲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务矜夸”。康熙自然喜爱,17岁,即被封为贝勒。后署内务府总管事。因争储位被夺贝勒,并受拘禁。胤礽获释,胤禩复为贝勒。雍正即位,为稳定其情绪,命总理事务,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元年,命办理工部事务。四年,雍正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同年,亡。
九子胤禟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母宜妃郭络罗氏。26岁,被封为贝子。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驻西宁。后以其违法肆行,与胤禩等结党营私为由,于雍正三年夺爵,幽禁。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同年,薨,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以胤禟无悖逆之实,下旨复原名胤禟,恢复宗室,并录入玉牒。
十子胤?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十月十一日亥时生,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出。四十八年三月,封敦郡王。六十一年十月,与受末命。雍正二年四月,以奉差擅回,削爵、禁锢。十三年,高宗即位。十一月,释之。乾隆二年二月,封辅国公。六年辛酉九月初九日子刻薨,年五十有九,以贝子礼葬。子六人女三人。
十四胤禵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母孝恭仁皇后。与雍正、允祚同母。但党附胤禩,与雍正对立。康熙四十八年,封贝子。五十七年,任抚远大将军王,征讨策妄阿拉布坦。六十年,率师驻甘州,进次吐鲁番。雍正元年,晋为郡王。三年,被降为贝子。四年,革爵禁锢。乾隆即位时,命释放,封辅国公。乾隆十二年,晋贝勒。十三年,晋恂郡王。二十年,卒,谥号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